今年冬至具体时间几点?老话冬至尾,冻掉腿可信吗?

冬季的脚步悄然而至,一场寒潮正席卷而来。气象专家预测,今年的冬至正值月尾,预示着“冻掉腿”的严寒季节即将拉开帷幕。

这一时间点竟然与百年前的重要天象不谋而合,背后隐藏着鲜为人知的天气预测秘密。今年的冬至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它又将如何影响春节期间的天气?

冬至天象图

01

冬天从这天算起

在我国古代,冬至的地位堪比新年。这一观念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深深植根于历史长河之中。先秦时期的《吕氏春秋》记载:“冬至四时之首也”。

古人在这一天会举行庄重的祭天仪式,朝廷甚至会举行“天子祭天”的大典。

冬至祭天图

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迎来全年最短的白昼。按照传统说法,这是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阴气达到顶峰,阳气开始萌动。

正因为这个节气在天文和气候上的特殊性,古人将它视为一年的开始。

在民间,冬至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春节。家家户户都会举行祭祖仪式,宗族成员齐聚一堂,共享冬至大餐。亲朋好友之间互赠礼物,拜访问候,街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现代社会虽然简化了很多仪式,但冬至的饮食文化依然得以传承。北方人包饺子,寓意“捂耳朵”,避免耳朵被冻伤;南方人煮汤圆,象征团圆美满。

各地还有许多特色美食,比如江浙一带的“冬至面”,广东的姜撞奶,福建的“五红汤”等。

冬至美食图

02

解密“数九寒天”

冬至开启了“数九”的序幕。这是中国独特的民间计时方式,从冬至这天开始,每九天为一个周期,一直数到“九九”,共八十一天。

这段时间被称为“数九寒天”,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九九消寒图”是记录这段时期的民间智慧结晶。

古人创造了多种画法:有人画圆圈,称为“九九消寒圈”;有人画梅花,叫“九九梅花图”;还有人写汉字,被称为“九九消寒字”。每天画一笔,待到图画完成,春天也就来了。

民间流传着一首“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首歌谣生动描绘了从隆冬到初春的气候变化规律。

03

今年冬至有何特别?

今年的冬至落在12月21日17:20,恰好是月尾时分。民间有句谚语:“冬至尾,冻掉腿”。按照这个说法,今年的冬天可能会异常寒冷。

气象资料显示,近百年来,每逢月尾冬至,当年冬季的平均气温确实普遍偏低。

另一个有趣的说法是“干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干爽年”。这个预测方法认为,冬至这天如果天气晴朗,来年春节期间可能多雨雪;反之,如果冬至下雨下雪,春节反而会天气晴好。

更有意思的是“冬至在月尾,卖炭跑断腿”这句老话。这不仅是对寒冷天气的预测,还反映了古人对民生百态的观察。

近期,气象学家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月尾冬至与极端天气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相关性。统计显示,过去50年中,有超过60%的月尾冬至年份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寒潮天气。

不过,这种相关性也引发了争议。有专家指出,现代气候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仅凭传统经验很难准确预测。全球气候变暖更是打破了很多传统天气规律。

冬至与气候变化图

有网友表示:“现在有了先进的气象监测设备,还要看这些‘土方法’吗?”

也有人认为,老祖宗的智慧不能轻易否定,这些经验里藏着宝贵的气候观察方法。

在预测天气这件事上,我们应该相信科技还是经验?今年的冬天会有多冷?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重庆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