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为什么写在前面,因为写在后面就没人看了。
①本来想找到每位科学家年轻时的照片,以更全面地展现他们的风采,类似文中普朗克和爱因斯坦那样的风采动人,但有一些我实在是没有找到资源,目前只好先这样了,强迫症的我有亿点点难受。。
②后续计划:创建一个专栏分别为这29位科学家撰写详细的生平,每位科学家一篇文章,力求详尽,至于特色就是以生动的语言尽可能多的增添相关有考究的奇闻轶事,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当然这是很庞大的工作任务,能完成几篇,每一篇的完成度、质量又能有多高现在还未可知,但我会尽全力去做,如果最后真的能完成,肯定少不了大家的鼓励和支持。
③写这些文章的缘由和目的:主要原因是出于个人的兴趣,如果做一件事没有兴致,那你很难把这件事做完,想做好更是天方夜谭。那是什么兴趣呢?一方面是对宇宙奥秘或者说知识的喜爱(我这么说会不会显的有些虚伪* ̄▽ ̄*),但确实是这样,只不过不是自己探索、创新或发现一个新定律,而是先接受一个已被证真的定律,享受的是在包括但不限于日常中不断使用和验证这个定律的过程,不知道有没有讲清楚。。。这也许就是我没有创新精神的原因吧;
另一方面是出于对这些科学家的尊重和喜爱,尊重的是这些科学家取得的成果以及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喜爱的是他们的人格。举个栗子,普朗克的贡献不必提了吧,他的颜也已经无需多说了吧,但同时他还十分具有音乐天赋,能够娴熟的演奏钢琴、管风琴和大提琴……还极富有文学才能……顶尖科学家的人格魅力也是让我难以抵抗的。就像很多人喜欢追星(这是褒义,借鉴余华老师的一个观点,我觉得能追星证明一个人还算有动力和希望),如有些人喜欢苏轼,有些人喜欢白居易,而我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喜欢这些科学家。
次要原因也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做一些不那么枯燥的科普,也增加公众对这些科学家的认识,让大家不再认为这些科学家遥不可及或与我们毫不相关;另一方面算是我的亿点私心,如果有哪怕一个祖国未来的花朵因为看了我的某篇文章对某个科学家的介绍而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投身钻研下去,那我觉得这篇文章已经超过我所能创造社会价值的总和,因为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
④在不触犯法律和影响到他人的前提下:如果你知道做一件事很好,而且会让你很愉悦,那就坚持到底;如果你明知做一件事情不好,但是会让你很愉悦,那就尽最大努力少做;如果做一件事情得不到父母、爱人在内的大部分人的支持,但是不做会让你很不甘心,那就尽可能不一条路走到黑.......欢迎补充
综上所述,我决定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
⑤所以在这里求助各位手眼通天的家人朋友们,如果谁能提供下文29位中任何一位比文中更加风华正茂的照片/有一定可信度的奇闻轶事/ 指正文中的错误,那这篇文章/对应介绍科学家的那篇文章直接给你“头条二作”也是莫问题的呀*^____^*。
第一次见到这张照片是在中学物理课本上,给我幼小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29位科学家站在一起,每一张面孔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这些名字对当时的我而言,是神秘又充满陌生的,而且我当时也并不清楚每位科学家究竟做了什么,但也不知道为何,这张照片就像有魔力一般深深摄住了我的心神。现在知道这些人无疑在物理学和世界科学的发展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每当我翻阅这张照片,心中总会激起一股敬畏之情,仿佛它代表着一段永不褪色的历史,铭刻着人类智慧的巅峰。
这次会议是物理学历史的里程碑,会议汇聚了29位杰出的科学家,围绕量子力学的前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辩论。科学家们共同探讨了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的数学框架以及物理学基础的深层次问题,这不仅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快速发展,还为后来的物理学家奠定了理论基础。特别是这一会议为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一理论至今在现代物理学中占据核心地位。会议中的思想碰撞,开启了现代物理学的新纪元,影响深远。对于科学史而言,这张照片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更是人类智慧力量的见证。
⑥序号仅为排数、从左到右的站位;②主要成果仅是对于他们来说。
第一排:1~9
1. 欧文·朗缪尔 (Irving Langmuir)
欧文·朗缪尔(1881年-1957年)是美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以研究气体的吸附现象而闻名。他发明了“朗缪尔吸附模型”,该模型解释了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的吸附过程。朗缪尔还因在高电压放电领域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1932年),并且对真空技术和表面化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成果与应用:朗缪尔最著名的成果是“朗缪尔吸附等温线”,该模型描述了分子如何在表面以固定的方式进行吸附。这一理论在物理化学、催化剂研究和环境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朗缪尔的研究为半导体技术、电子器件的制造提供了理论基础,广泛影响了真空管、气体分离技术以及表面工程等领域。他的吸附理论还应用于催化剂、气体传感器和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
2. 马克斯·普朗克 (Max Planck)
马克斯·普朗克(1858年-1947年)是德国物理学家,现代量子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普朗克因提出量子假说而闻名,这一假说表明能量并非连续分布,而是以离散的“量子”形式存在。他因此获得了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主要成果与应用:普朗克最著名的贡献是普朗克常数的引入以及黑体辐射问题的量子解释,开创了量子力学的先河。他的量子假说为后来波尔、海森堡、薛定谔等人的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普朗克的工作促成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原子能、激光技术、半导体以及计算机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创新。
3. 玛丽·居里 (Marie Curie)
玛丽·居里(1867年-1934年)是波兰裔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因其对放射性元素的研究而闻名。她是唯一一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分别在1903年和191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主要成果与应用:居里夫人发现了元素镭和钋,并且开创了放射性研究的领域,她的研究不仅揭示了放射性元素的性质,还推动了放射治疗的应用。居里夫人的工作促进了医学领域放射治疗的发展,尤其是在癌症治疗中应用放射线。她的发现为现代核能、辐射治疗及核医学打下了基础。
4. 亨德里克·洛伦兹 (Hendrik Lorentz)
亨德里克·洛伦兹(1853年-1928年)是荷兰物理学家,他为电磁理论和相对论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洛伦兹方程描述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他还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变换”,后者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起到了核心作用。
主要成果与应用:洛伦兹方程和洛伦兹变换为电磁学、相对论以及粒子物理学提供了关键理论基础。洛伦兹的工作对现代物理学、电子学以及粒子加速器技术产生了深远影响。现代GPS系统、核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均受益于他的理论。
5.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1955年)是德国出生的理论物理学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因提出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而闻名,尤其质能方程 E=mc²无人不知。
主要成果与应用:爱因斯坦最著名的贡献是提出了相对论,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空间、引力和宇宙的理解。此外,他还提出了光量子假说,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动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发展,广义相对论帮助我们理解黑洞、宇宙膨胀等现象。量子力学中许多技术,包括激光和半导体,也与他的研究密切相关。
6. 保罗·朗之万 (Paul Langevin)
保罗·朗之万(1872年-1946年)是法国物理学家,因其在超声波、热力学和磁性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而知名。他提出了“朗之万方程”,这是描述粒子在流体中运动的方程,广泛应用于统计力学和流体动力学中。
主要成果与应用:朗之万方程描述了粒子在外力作用下的随机运动,特别是在温度引起的热波动下。这为后来的布朗运动和统计物理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朗之万的研究对物理学中的统计力学、量子力学、流体动力学以及气体动力学等领域都有深远影响。此外,他在超声波技术方面的应用,推动了现代医学中的超声检查技术。
7. 查尔斯·古耶(Charles-Eugène Guye)
古耶(1879年-1939年)是瑞士物理学家,以其在电磁学和光学方面的研究而著名。他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电磁波的传播以及光的偏振性质上。
主要成果与应用:古伊研究了不同介质中的电磁波传播,特别是在光学系统中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他的工作对于后来的光纤通信和现代光学仪器的设计具有重要影响。古伊的研究对于现代光学设备、激光技术及光纤通信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光纤通信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中的应用,与他的理论密切相关。
8. C.T.R. 威尔逊 (C.T.R. Wilson)
查尔斯·汤姆逊·里斯·威尔逊(1869年-1959年)是英国物理学家,以发明“威尔逊云室”而著名。云室是用于检测粒子运动轨迹的仪器,极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实验研究。
主要成果与应用:威尔逊最著名的贡献是“威尔逊云室”,这种装置能够显现出高能粒子在气体中的运动轨迹,使得粒子物理学的实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由于这一贡献,威尔逊获得了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云室使得高能粒子的实验研究成为可能,推动了粒子加速器技术的发展。今天的粒子探测器、核能研究和天文观测技术都受益于威尔逊的创新。
9. O.W. 里查森 (O.W. Richardson)
欧文·理查森(1879年-1959年)是英国物理学家,因其在热电子发射领域的研究而闻名。他提出了著名的“里查森定律”,该定律描述了电子在热激发下的逸出现象。
主要成果与应用:里查森定律解释了金属表面电子的逸出过程,该定律为热电子发射现象提供了量化的描述,推动了电子物理学和真空技术的发展。里查森的研究为真空电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广泛应用于电子显微镜、电子管、激光技术及材料科学等领域。如今的电子设备、电视显示器和电子束技术都离不开他的重要贡献。
第二排:10~18
10. 彼得·德拜 (Peter Debye)
彼得·德拜(1884年-1966年)是荷兰物理学家,因其在分子结构、热力学以及电解质溶液中的研究而著名。他的“德拜-休克定律”和“德拜模型”对物质的热和电性质提供了深入理解。
主要成果与应用:德拜在分子动力学、热力学以及电解质溶液的研究方面有杰出贡献。他提出的“德拜模型”用于描述固体中声子的行为,对于固态物理学发展有重要意义。德拜的研究促进了高分子物理、材料科学及电解质溶液的理论发展。此外,他的研究还对液晶显示器(LCD)和其他现代电子产品的设计有重要影响。
11. 马丁·克努森(Martin Hans Christian Knudsen)
马丁·克努森 (1871年-1949年)是丹麦物理学家,以研究分子动力学理论和气体中的低压现象而闻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就有:克努森容器、克努森流、Knudsen diffusion、Knudsen equation、克努森数、克努森气体、克努森层、Knudsen absolute manometer、Knudsen pump。他的著作《分子运动论》(The Kinetic Theory of Gases(伦敦, 1934年))包含了他的主要研究成果。
主要成果与应用:克努森的重要贡献包括对固体物质的电子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在“金属中的电子行为“。克努森的理论为现代电子学、半导体器件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计算机技术、纳米技术等方面的应用依赖于对固体中电子行为的深入理解。
12.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 (William Lawrence Bragg)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1890年-1971年)是英国物理学家,他与父亲亨利·布拉格共同提出了布拉格定律,用于描述X射线衍射现象,是晶体学中的基础理论之一。布拉格因其在X射线晶体学方面的贡献获得了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主要成果与应用:“布拉格定律”是他最著名的成果,提出X射线与晶体结构相互作用的原理,为后来在物理学和生物学领域中对分子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布拉格定律是分析晶体结构和蛋白质结构的关键工具。现代医学中的X射线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及蛋白质晶体学的技术都依赖于布拉格定律的应用。
13. 亨德里克·安东尼·克莱默斯(Hendrik Anthony Kramers)
亨德里克·安东尼·克拉姆斯(1894年-1952年)是荷兰物理学家,以其在量子力学和电磁理论方面的贡献而著名。他的工作涉及原子结构、量子理论的应用以及粒子衰变等领域。
主要成果与应用:克拉姆斯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克拉姆斯-海森堡关系,它扩展了量子力学的应用,尤其在量子跃迁和原子光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克拉姆斯的工作为量子理论在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中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他的理论也应用于分子光谱学和现代量子信息技术。
14. 保罗·阿德里安·莫里斯·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
保罗·狄拉克(1902年-1984年)是英国理论物理学家,被誉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因提出了描述电子行为的“狄拉克方程”,并预言了反物质的存在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主要成果与应用:狄拉克方程是描述自旋1/2粒子(如电子)行为的相对论性量子力学方程。他还提出了反物质的概念,这一理论的提出最终导致了反物质的实验发现。狄拉克的理论为现代粒子物理学提供了基础,尤其是在高能物理学、反物质研究、粒子加速器以及量子信息科学等领域。如今的粒子对撞机实验和许多量子技术的研究都与他的理论密切相关。
15. 亚瑟·霍利·康普顿(Arthur Holly Compton)
亚瑟·康普顿(1892年-1962年)是美国物理学家,因其在电子散射和光的量子理论方面的工作而闻名。他的“康普顿效应”解释了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制,并因此获得了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主要成果与应用:康普顿最著名的研究是康普顿效应,该效应描述了高能光子与电子相互作用时,光子的能量和波长发生变化,揭示了光子具有粒子性质。康普顿效应在核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中具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高能物理学的实验中。现代医学中的X射线成像技术以及粒子探测器的设计均借鉴了康普顿效应。
16. 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 (Louis Victor de Broglie)
路易·德布罗意(1892年-1987年)是法国物理学家,以提出物质波理论而闻名。德布罗意的理论将粒子与波的性质相结合,成为量子力学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他在1924年提出了物质波的假设,又称“德布罗意波”,即函数为概率波,并因此获得了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主要成果与应用:德布罗意最著名的成果是物质波理论,提出粒子(如电子)不仅具有粒子性质,也具有波动性质。他还推导出了德布罗意波长公式,表明粒子的波长与其动量有关。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为波粒二象性提供了理论支持,并对后来的量子力学,尤其是电子的波动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子显微镜、半导体技术以及量子计算都基于他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论认识。
17. 马克斯·玻恩 (Max Born)
马克斯·玻恩(1882年-1970年)是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波恩在量子力学的数学形式化、概率解释和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他因此获得了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主要成果与应用:玻恩最著名的成果是“玻恩概率解释”,他提出电子的位置和动量是通过波函数的概率分布来描述的。这一思想为量子力学提供了概率解释的基础。波恩的概率理论对于量子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广泛影响了化学反应动力学、材料科学以及纳米技术的研究。波恩对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理论的影响也尤为深远。
18. 尼尔斯·亨利克·戴维·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
尼尔斯·玻尔(1885年-1962年)是丹麦物理学家,以提出玻尔原子模型而闻名。他的原子模型基于量子假设,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问题。玻尔在量子力学和原子物理学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主要成果与应用:玻尔原子模型提出了量子化的轨道,指出电子在原子中只有在特定轨道上才能稳定存在,并且在跳跃到不同轨道时会释放或吸收特定频率的光。这一模型帮助理解了原子光谱和原子结构。玻尔的原子模型是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基础,直接推动了量子力学的进一步发展。玻尔的思想对核能、量子计算及原子核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第三排:19~29
19. 奥居斯特·皮卡尔 (Auguste Piccard)
奥古斯特·皮卡尔德(1884年-1962年)是瑞士物理学家,主要研究气体动力学、光学以及物理学中的各种应用。最著名的是他大胆的、打破纪录的氦气气球飞行,以及发明了第一个深海潜水器,早在1948年,他就用这台潜水器进行无人潜水,探索海洋深处。
主要成果与应用:皮卡尔在量子力学的初期阶段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在量子统计和粒子碰撞的研究中。皮卡尔的研究帮助推动了气体动力学和气象学的发展。他的理论对于现代气候模拟、空气动力学以及空间探测器的设计有一定影响。
20. 埃米尔·亨利厄特 (Emile Henriot)
亨利厄特在早期的物理学和数理逻辑领域有所贡献,特别是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应用研究中。
主要成果与应用:亨利厄特的贡献主要集中在量子力学的一些数学和理论发展上。他的一些工作为后续的量子理论发展提供了框架和支撑。虽然他的贡献在当时可能不如一些著名科学家那么广为人知,但他的研究为量子力学的数学形式化和相对论的理论验证提供了补充,特别是在微观粒子行为的数学建模方面有重要意义。
21. 保罗·埃伦费斯特 (Paul Ehrenfest)
保罗·埃伦费斯特(1880年-1933年)是奥地利数学家、物理学家,他的研究主要涉及热力学、统计力学和量子力学。埃伦费斯特是量子力学的早期倡导者之一,并且在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的结合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
主要成果与应用:埃伦费斯特最著名的成果是“埃伦费斯特定理”,该定理为量子系统的动力学提供了关键性解释,他的研究帮助理解了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之间的关系。埃伦费斯特的定理在量子力学中起到了桥梁作用,尤其是在理论物理学中解释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的过渡。该理论对于现代统计物理学、热力学和流体力学有着深远影响。
22. 爱德华·赫尔岑 (Édouard Herzen)
爱德华·赫尔岑(1877-1936)是一位比利时化学家,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祖籍俄罗斯。他是著名俄罗斯公共人物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赫尔岑之孙。
主要成果与应用:赫尔岑在表面张力方面的研究尤为著名,1902年他发表了一篇关于液体混合物表面张力的论文。赫尔岑在物理和化学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与亨德里克·洛伦兹合作的研究中,他们共同发表了关于能量和质量关系的报告。他还在1921年成为比利时高等研究院物理和化学科学部的主任,对物理化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3. 泰奥菲尔 ·德·唐德 (Théophile de Donder)
泰奥菲尔·德·唐德(1872-1957)是比利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出生于布鲁塞尔。
主要成果与应用:他因在1923年提出化学亲和力的定义而闻名,这一概念将牛顿的化学亲和力与吉布斯的自由能联系起来。德·唐德被认为是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奠基人,他的工作为后来的伊利亚·普里高津等人进一步发展不可逆热力学奠定了基础。
24. 埃尔温·薛定谔 (Erwin Schrödinger)
埃尔温·薛定谔(1887-1961)是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出生于维也纳。
主要成果与应用:薛定谔因提出薛定谔方程而闻名,该方程描述了量子系统的波动行为。薛定谔的波动力学为量子力学提供了数学基础,他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对微观粒子行为的理解。此外,他的“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也广为人知,探讨了量子力学中的测量问题。
25. 朱尔斯·埃米尔·维尔夏费尔德(Jules-Émile Verschaffelt)
朱尔斯·埃米尔·夏费尔德(1870-1955)是比利时物理学家,出生于根特。
主要成果与应用:他在低温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尤为著名,曾在卡梅林·昂内斯的实验室工作。维尔沙费尔在低温物理学和热力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研究帮助确立了现代电子带理论的有效性。
26. 沃尔夫冈·泡利 (Wolfgang Pauli)
沃尔夫冈·泡利(1900-1958)是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出生于维也纳。
主要成果与应用:泡利因提出泡利不相容原理而闻名,该原理对理解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列具有重要意义。泡利还预言了中微子的存在,并在量子场论和高能粒子物理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7. 沃纳·海森堡 (Werner Heisenberg)
沃纳·海森堡(1901-1976)是德国物理学家,出生于维尔茨堡。
主要成果与应用:海森堡因提出不确定性原理而闻名,该原理指出无法同时精确测量粒子的速度和位置。海森堡的矩阵力学是量子力学的基础之一,他还在核物理、宇宙射线和亚原子粒子理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8. 拉尔夫·福勒 (Ralph H. Fowler)
拉尔夫·福勒(1889-1944)是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出生于埃塞克斯。
主要成果与应用:福勒因与诺德海姆共同提出的福勒-诺德海姆隧穿理论而闻名,该理论解释了场电子发射现象。福勒在统计力学和热力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提出了热力学的零定律,并在白矮星的统计力学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29. 莱昂·尼古拉·布里渊 (Léon Nicolas Brillouin)
莱昂·布里渊(1889-1969)是法国物理学家,出生于塞夫尔。
主要成果与应用:布里渊因发现布里渊区而闻名,这一概念在固体物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布里渊在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和信息理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发展了近似解薛定谔方程的方法,并在无线电波传播和信息理论方面也有重要研究。
=================================================================
都看到这里了,各位观众老爷们点个免费的关注和赞再走呗,因为这对我真的很重要
(ヾ( ̄▽ ̄)Bye~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