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生产机器换人面临哪些挑战?

设施、农机、农艺:设施蔬菜机械化的三重奏

食物不仅是填充饥饿的媒介,更是时间的见证者,记载着每个时代的变迁。曾经,冬季的蔬菜仅限于白菜、萝卜、土豆老三样,人们将其储藏于地窖,靠这些度过整个寒冬;而今,餐桌上的蔬菜琳琅满目,无论春夏秋冬,人们都能享受到新鲜美味的蔬菜,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

设施农业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农业生产格局,保障了蔬菜的稳定供给,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42岁的梁贵龙,作为辽宁省北票市周家沟村的农户,既是设施蔬菜恩惠的受益者,也是一名种植户。设施蔬菜不仅让人们在冬季吃上新鲜蔬菜,还大幅提升了蔬菜产量,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在我国,设施蔬菜机械化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业劳动力短缺成为突出问题,农业“机器换人”成为必然选择。那么,当前我国设施蔬菜机械化发展如何?存在哪些难题?又如何推动其发展呢?记者走访了辽宁、江苏等设施蔬菜大省,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设施蔬菜机械化,亟待破题

北票市作为全国温室蔬菜生产大县,冬季里,梁贵龙和父母在温室里忙碌着。除了15个温室里的西红柿外,他们还种植了一些白菜、芥菜。作为当地为数不多选择种地的年轻人,梁贵龙说:“像我们北票这样的年纪种大棚的,算年轻的了!”

小农经营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经营方式。北票市有2.1万多个设施种植农户,大多为五六十岁,大户占比不到20%,小户约占80%。由于人工成本高,像梁贵龙这样的种植大户对机械化需求迫切。1~2亩地的小农户对机械需求小,但3亩以上就需要雇人工,仍然对机械化作业有需求。北票市台吉镇西台吉村农户张志平种了6亩地,他告诉记者:“日常需要3~4个人打理,农忙时节还需再请俩人,每人每小时12元工钱,每天10小时就得120元!”

近年来,张志平在耕整地、旋耕、卷帘等环节使用了简单机具,但这些机具效率低、质量差,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受温室结构限制,一些边边角角仍需人工操作,在撒肥、起垄、铺滴灌带等环节还不能使用机具。张志平计划将棚内南北垄改成东西垄,以实现起垄、移栽、打药等环节机械化,以此节省成本。

在我国,设施蔬菜种植机械化还处于初级阶段。2022年,全国小麦、水稻、玉米综合机械化率分别为97.55%、86.86%、90.6%,而设施种植机械化率在2022年刚超过44%。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园艺类作物机械化发展势不可挡。目前,设施蔬菜专用机具少,大多是从大田机具小型化而来,或者引进、借鉴国外的产品,难以适应我国国情。因此,研发专用小型机具成为必然要求。

为推动设施蔬菜机械化发展,我国加强了科研力量,一些企业开始研发设施蔬菜机械。目前,设施蔬菜机械化有了一定发展,但不同区域、作物、生产环节间发展不平衡。从生产环节看,与农艺关联度不紧密的生产环节,如撒肥、耕整地、植保、水肥管理等,机械化率较高;而与农艺关联度高的生产环节,如移栽、植株管理、收获等,则面临“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问题。

要实现设施蔬菜机械化,农机得进得了棚。在我国,设施蔬菜种植大体分为两种棚体,一种是北方为抵御寒冬而建立的日光温室,另一种是塑料大棚。但过去,大棚没有预留机械通道,棚内立柱多,棚和棚尺寸不一致、高矮不一样,缺乏标准化,对机械的需求也不一样。因此,必须改造或建设适合机械作业的设施,依靠设施建设的标准化促进机械化。

在农艺上,南北向种植与农机具尺寸大是制约机械化生产的核心矛盾。在农机装备尺寸不能再缩小的情况下,需要从农艺寻找突破口。例如,江苏省沛县率先尝试日光温室蔬菜东西垄机械化秧苗移栽,试验发现,东西向种植可以发挥设施农机具优势。北票市通过改造第二代、建设第三代温室,使温室满足机械化作业标准。

为推动设施蔬菜机械化,需要政策、资金的支持,加强科技创新,突破关键环节,建立产学研推协同攻关的深度融合机制。同时,要做好规划,将农机提前考虑进设施、农艺建设中,以免浪费资金和人力。设施、农机、农艺三者之间深度融合才能实现设施蔬菜的全程全面机械化。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显现,设施蔬菜机械化正是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十四五”规划提出,围绕设施种植产业优势区域,积极推进设施布局标准化、建造宜机化、作业机械化、装备智能化、服务社会化。

梁贵龙说,以后有了机械化,他可以种更多的西红柿,再去北京搭上大市场,带领其他农户一起种。设施蔬菜机械化,不仅让农民看到了希望,也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崔建玲 文/图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农民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